12月4日,潍坊市医用耗材采购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我市192家定点医疗机构与25家企业分别签订了供货协议,签约总金额为7000余万元。通过前期的谈判工作,本次集中签约共涉及三类19个品种,其中输液器订单987万支、留置针117万支、预冲式导管冲洗器160万支。
今年5月以来,中央和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治理医用耗材的政策措施。潍坊市医保局将推进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引导价格合理形成,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工作之一。6月,潍坊市医保局积极对接青岛、威海、烟台、淄博医保部门并达成共识:组建五地跨市采购联盟,充分发挥带量采购、以价换量优势,有效控制采购成本,降低百姓看病负担。9月,采购联盟组织了第一次联采试点,5种药品中的3个品种降低17%,工作初见成效。本次集中采购为五市第二次“联手出击”。
据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介绍,列入此次集中采购的输液器、留置针、预冲式导管冲洗器三类耗材虽然价格不高,但消耗量很大,是医疗机构最常用、就医患者感受最直接、最关注的耗材品种。
11月14日,五市推选的30余名质量检验和资质审核专家、9名价格谈判专家云集烟台,当天晚上8时,紧张激烈的价格谈判展开。
通过专家评审和价格谈判,最终有31家企业成功入围,经过半个多月的考察,各医疗机构选定了供货企业,最终有25家企业获得订单。采购的价格平均降价幅度达60.93%,单品最高降幅86.5%,最低降幅37.31%,多个品种创下全国范围内地市级联合采购最低价,为我市节约资金1.05亿元。
本次集中采购的耗材,将于2020年1月1日起供应我市192家定点医疗机构,届时公立医疗机构将“无差价”地提供给患病群众,其他医疗机构的耗材价格也将大幅度降低。
除了价格降低外,本次集中签约在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环境方面,用带量采购来消除带金销售,通过压缩回款周期降低企业财务成本,营造一个全新、健康的利益调配机制,让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产品研发、质量保障和技术创新;在对整个医改全链条的影响方面,在耗材价格降低的基础上,将腾出的空间重点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有力促进“三医联动”。
当天的集中签约标志着本次集中采购的前期组织工作圆满完成,也标志着采购落地工作即将开启。为确保政策“落地有声”,市医保局要求利用12月这一个月的时间,医疗机构要做好库存的消化工作,生产企业要做好中选品种的备货工作,双方确保协议期开始后能够正常采购和供应;协议履行期间,双方要履行好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医疗机构足额完成预计使用量、保证回款周期,生产企业要确保质量、及时供应。
工作人员表示,随着五市联盟第一批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工作的开展,我市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大幕已经拉开。今后,市医保局会将更多产品纳入采购目录,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真正让带量采购落地落实,真正让降价成果惠及于民。
(记者 窦圆娜 通讯员 何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