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支架植入治疗总花费为37700元,相比之前同样的治疗花费下降了997元……”11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山一大二附院)内,57岁的市民张先生的家人在拿到支架植入手术费用清单时告诉记者。
支架植入手术费用的减少是自12月10日泰安市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耗材加成,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的直观体现。“耗材加成取消之前,一位患者做同样的支架治疗用同样的材料总花费为38697元,现在比之前总体下降997元,其中耗材降价1340余元,手术费用提升340余元。”山一大二附院物价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明说,医用耗材“零差率”,这次我省在取消耗材加成的同时,也提高了医疗服务价格,目的就是在尽可能减轻群众负担的同时,也凸显医护人员工作(医疗技术)的价值,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体现“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据了解,自2019年12月10日起,我市全面取消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所有允许单独向患者收费的医用耗材,以实际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这是我市继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后的又一重大惠民举措。
记者采访了解到,此次山一大二附院共调整了202项诊疗项目、3000余个耗材项目价格,此外,还调整了部分药物价格,尤其是以治疗慢病和肿瘤的药物价格,降幅明显。
什么是医用耗材? 李明介绍,医用耗材即医院用的消耗很频繁的配件类产品。如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等,这些属于医院用量大的低值耗材。而手术所用的导管、导丝、支架等则属于高值耗材。“耗材零加成后,不管是200元以下的如输液器、留置针等小的常用耗材,还是上万元的支架类耗材,都是按照进价销售。”李明进一步介绍说,以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为例,山一大二附院在取消加成前的价格分别为0.66元、0.99元,取消加成后价格分别为0.6元、0.9元;而精密输液器从原来的7.48元降为6.8元。“这些低值耗材看起来便宜,但使用量大。”李明说,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方面,原来山一大二附院的普通门诊诊查费用为4元,调整后为5元,主任医师门诊由原来的16元调整为了22元;手术方面以剖宫产手术为例,此前为912元,调整后为1040元。
公立医疗机构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是强力破除“以耗养医”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规范耗材使用,减轻患者负担。据悉,此次我市按照总量控制、优化调整、协同配套、强化基层的原则,通过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公立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收费机制,优化公立医疗机构收入结构,着力解决医用耗材价格虚高、过度使用问题,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减轻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