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南平首批低值医用耗材(试剂)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成功落地,标志着南平市成为全省首个开展低值医用耗材(试剂)集中带量采购的设区市。与南平市公立医疗机构现行采购价格相比,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价格平均降幅30.75%,最高降幅80.62%,预计可节约采购资金约1248万元,将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首次集中带量采购 医用耗材价格“瘦身”
低值医用耗材主要是指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如采血针、注射器、输液器等,为临床多学科普遍应用的医用耗材。近年来,受益于医疗需求增长,我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也随之存在着价格虚高现象。
为进一步降低南平市医用耗材的价格和医疗机构运行成本,减轻患者看病就医负担,南平市医保局牵头,联合市卫健委、财政局、审计局、市场监管局和市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采购工作联合体进行了首次低值医用耗材(试剂)集中带量采购。此次集中带量采购涉及静脉采血针、真空采血管、普通型注射器带针、输液器、医用干式胶片、可吸收外科缝线、血糖试纸、液基细胞处理试剂等8个品种、64个品规,共有80家企业参与投标。
除了进行网络报价外,市医保、卫健、财政、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及南平市公立医院专家组成的21人谈判组,与一家跨国医用耗材企业进行了18个品规的现场谈判议价。“对采购方来说,每多降1%,每年大约可以节省采购资金2万元。这次谈判议价的难度在于,该产品为独家生产,并且在全国是首次纳入地市集采范围。”南平市第一医院设备科科长龚进梅表示,在谈判组的努力下,现场谈判议价品规平均降幅9.67%。
创新医保结算模式 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据了解,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价格平均降幅达30.75%,按历史采购规模计算,此次集中带量采购预计可节约采购资金约1248万元。记者看到,像比较常用的一款精密输液器,原来南平市场最高价为8元,现在降为1.5元。
“发挥集体谈判、联合议价、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对部分医用耗材实施集中带量采购,可使得价格回归合理,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并有效切断隐形利益输送。” 南平市医疗保障局医疗价格和药械采购监管科科长谢俊说。
那么,低值医用耗材(试剂)降价明显,会不会降低企业盈利,从而影响产品质量?谢俊表示,集中带量采购的采购模式符合经济学“买方垄断”的定律,可以大幅降低价格。“集中带量采购实行全程监管,建立了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并不会因此影响产品质量。”
此外,市医保局大力推行医保基金统一结算货款制度。“对于厂家来说,此举能实现快速回笼资金,减轻企业负担。”龚进梅告诉记者,这次低值医用耗材(试剂)集中带量采购是很具备专业性的,产品中选后,厂家有采购量的保证且省去了中间流程和各种营销成本,降价也合理。
“健康南平建设的推进,离不开良好的医疗环境。通过降低医用耗材(试剂)采购成本,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做到‘三医联动,动而有效’,最终让群众享受到医保改革的红利。”谢俊表示。(蒋雪娇 李斌元)